基因组与转录组数据揭示中国卵巢癌患者同源重组缺陷亚组间的分子差异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标准治疗方案为括肿瘤细胞减灭术联合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近年来,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已成为卵巢癌治疗的重要突破,尤其在携带BRCA1/2突变或具有同源重组缺陷(HRD)的患者中展现出显著疗效。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标准治疗方案为括肿瘤细胞减灭术联合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近年来,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已成为卵巢癌治疗的重要突破,尤其在携带BRCA1/2突变或具有同源重组缺陷(HRD)的患者中展现出显著疗效。
这个故事或许听起来冷酷,但在卵巢癌病患中并不罕见:有些患者磨砺不久就离世,而另一些却能存活多年、疗效稳定。
设计和设置:回顾性队列研究,连续 12 年期间(1986 年 12 月至 1998 年 8 月)在我们机构(国家癌症研究所指定的综合癌症中心)诊断和治疗的 933 例卵巢癌患者。
2022年中国癌症登记年报显示,卵巢癌中位发病年龄已升至60.8岁,≥65岁患者占38.4%。与年轻患者相比,老年群体合并症多、器官储备下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1.5–2.3倍,却常被排除在临床试验之外。随着加速康复外科(ERAS)、腹腔镜/机器人微创技术、多